香港保險
發表時間:2023年05月30日瀏覽量:
保險業,是香港最古老的行業之一。
1841年,香港第一家保險公司誕生。在經歷了180多年的發展錘煉后,香港已成為全球最成熟的保險市場之一,有著發達的保險市場體系,并始終保持創新。
自2013年內陸香港開放自由行后,內地客戶赴港購買保險逐年增多并出現井噴。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的2018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內地毛保費總額為476億港幣。2008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還只是32億港幣,10年后這個數據增長了14倍多,累計參保客戶數以百萬計。
香港保險逐漸成為內地人群進行海外資產規劃的常規化配置。
香港保險產品在分類的廣度和內容的深度這兩個方面保持跟國際接軌,不斷創新,滿足不同背景客戶的需求。
01
計價貨幣多
內地保險是人民幣保單,香港保險是美元保單,這是眾所周知的,也是香港保險被提及最多的優勢。
確切來說,香港也提供港幣保單及人民幣保單,以滿足市場多元化的多幣種配置需求。目前部分儲蓄險種可提供7-9種貨幣投保,并且支持貨幣轉換。
海外配置的趨勢是無法抵擋的,通過持有不同貨幣來分散未知的匯率風險將成為資產規劃的共識。
02
保費便宜
相同年齡的被保人,香港保費通常是國內保單的60%-70%。這是由保險公司的國際性、香港地區的人員壽命、香港發達的金融業等多種因素導致的。
03
收益高
這是香港分紅保險最大的優勢,在香港的保險公司都是面向全球進行投資,投資領域廣獲利渠道多。目前,香港保險的預定利率普遍可以達到5%以上,有些甚至到7%-8%。
04
不可爭議條款
至于保障方面,香港保單有一個“不可爭議”條款,規定保險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兩年以上的壽險保單“作廢”。簡單來說,保險公司以投保人隱瞞、漏報、誤告等理由予以抗辯的期限是兩年,超過兩年保險公司便不得以此為由拒付賠償金。
05
投保流程簡單、審核寬松
香港的人壽保險公司,以提供保障為本業,對于風險分保及風險管理都能好好掌控。因此投保流程會相應簡單許多,審核也比較寬松。投保人壽保險或重大疾病保額港幣300萬,都是免體檢。若需要體檢,費用由保險公司支付,如果保額在五十萬美元以下,只須簡單申報財務狀況。
06
全球理賠
除了可以在內地超過1600家指定醫院享受保障外,還可以在香港和國外的任何一家醫院享受醫療保障。所以無論投保者是到任何地方工作,旅行,度假生活若發生疾病而住院都可以理賠。內地保險一般只含內地醫院。而且香港高端醫療保險還能提供獨立的第二醫療意見,避免醫療誤診,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合適的醫療方案。
07
流動性&跨境優勢
經濟上有個著名的理論叫做:不可能三角理論,是指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資本流動自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
中國大陸,傾向于獨立的貨幣政策以及穩定的匯率政策,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資本的自由流動性(外匯管制)
資本天然追逐收益,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自由流動對資本的重要性。國家政策傾向上無可厚非,但從家庭財富結構中,家庭財富自由流動是能通過有效安排實現的 。
得益于一國兩制,香港延續了資本流動性。在香港的資本可以自由地在世界范圍內流動。香港是跨境的金融中心之一,亦是自由港,方便海外投資,方便海外讀書就醫生活,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同時,在香港的財富受香港法律嚴格的保護。
08
法律監管
經常有言論傳:香港保險不合法或香港保險沒有保障。
這是謠傳。
不論銷售對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國人士或內地人士,簽署地在香港的均為合法保單,只有簽署地在香港境外的才為非法保單。
在香港、發生了保險糾紛之后,有通暢的處理流程。內地人士如遇保險糾紛,可去香港保監局成立以及保險索償投訴局維護權益。事實上港險嚴進寬出,理賠糾紛的比例非常小。
09
產品類型及創新
目前港險市場的主流產品類型為:重疾險、儲蓄險、壽險、萬能險及醫療險。各種類型產品的功能不同,結合其產品具體架構及運營上的優勢,可以滿足市場多樣化的保障需求,實現對資產的多功能規劃。
“香港保險”作為一種優質的資配產品,是消費者為優化家庭資產配置、為未知風險預留更多解決方案的一種選擇。